91问农历今日播报:2025年05月08日 农历四月十一
首页 节日大全 日子查询 二十四节气 百科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五行穿衣 日历表全年
您的位置:
首页 > 百科 > 其他 > 在唐朝时期胡人是怎么回事

在唐朝时期胡人是怎么回事

更新时间:2025-05-08 11:29:09

  胡是古代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自称。参见《汉书》《匈奴传》单于遣使遗汉书云:南有大汉,北有野胡。胡者,北兽之类也,野性血腥迥异于人。胡人,狭义也就是指匈奴人,后泛指北方游牧民族。由于仰慕汉文化和对中原汉人的驱赶,以往的胡人已经汉化并广泛分布于中原和北方各地,与汉族无二异矣。

  胡人的说法出现很早,战国时,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,既有胡服,那么穿胡服的定是胡人了。西汉政治家贾谊在《过秦论》中,也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句子。这里的胡人,指的是匈奴人,或者说主要是指匈奴人,也包括那些敢和汉室作对的其他少数民族,比如东胡,它因居于匈奴人之东而得名,也就是匈奴人东边的胡人。东胡的后世,便是鲜卑人和乌桓人二族。胡人成气候,是在十六国时期。彼时,匈奴,鲜卑,羯,氐,羌五个游牧民族入侵中原,纷纷建立政权。所以,这一时期习惯上又被称作五胡十六国。

热门推荐
最新更新